教育教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发现成电】河畔“车神”?你也可以!
文:微视野工作室 冉丹 自动化学院 蒋博 图:课程组老师及同学们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2-10-11 10321

26秒!

26秒!

第一名!

清水河校区主楼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基地传来阵阵欢呼

640?wx_fmt=gif

直道、弯道、十字路口

智能小车干脆利索、迅速通过

承受住了复杂道路环境的考验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这就是我电自动化工程学院

开设的宝藏课程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设计》的日常

怎样给小车装上“眼睛”?

小车的“大脑”怎样决策?

怎样让小车“四肢”执行“大脑”的指令?

大一萌新们不断探索和尝试

在理论和实践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图片

图片

图片

无人驾驶技术有没有优势?

智能汽车技术还会遇到哪些挑战?

头脑风暴在课下

激烈讨论在课堂

图片

↑↑↑老师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图片

↑↑↑正在研讨课上做分享的同学

图片

↑↑↑课上测试小车

没有单个的最好,只有配合的最佳

以小组为单位

实现小车的循迹功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学们在智能车基地测试


当然,

测试过程中难免出现故障

图片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直道前进、弯道转向

选取恰当的测试策略

让小车跑得更快更稳

图片

图片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设计》

不仅仅是新工程项目的实践课

是了解前沿技术发展新生项目课

也是核心专业课程的先导课


如何实现系统思维、项目管理

及团队协作能力“整体进阶”

如何把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嵌入日常教学

如何将“经典理论”“前沿成果”一色

如何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唤起好奇,激发潜能

……

这些,都是自动化工程学院

新工程教育体系改革中始终思考的问题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设计》

作为基于项目的新生课程教改专项

结合一年级新生课外创新实践项目计划

在学院“科研育人”项目专家组的指导下

课程组负责人王培丞老师

以及高博、宫珣、邱根、马文建老师不断探索并付诸实践

图片

实践是工程的本质

是创新的基础

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方式

在实践中探寻工科之美

将美育融入新工科课程体系设计

“始于新生、逐级递进、贯通四年”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为鼓励探索、追求卓越提供了平台

图片

图片

↑↑↑更新前后的上课平台


16个学时的体验式学习

吸引同学们纷纷前来“打卡”

图片

同学们“循”到实践创新中的乐趣

 也刻下掌握本领、勇于创新的心灵印“迹”

图片

该新生课程开设以来

已有多位本科生在完成项目后

从学校智能车竞赛、四川省智能车竞赛

最后走向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的舞台

他们带着自己的“战车”

风驰电掣,所向披靡

取得全国一等奖等优异成绩

图片

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电子科技大学获奖名单

图片

图片

图片


各色“战车”大集合!

图片

图片

同学们说:

图片

图片

        “科学研究不可能一帆风顺,不断试错才是常态”

        “比较有挑战性,但过程很有趣,看着小车功能越来越完善很有成就感。”

        “老师们课上思路清晰,逻辑分明,引导我们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让我对大学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2021级自动化工程学院本科生 赵政和

        在这次智能寻迹避障小车课程中,我充分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我们小组分工明确,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专长来进行任务分配,编程、PPT和小组报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这大大提升了工作和学习效率,也使我们的作品更好地呈现。大家为同一个问题想尽办法,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在合作过程中,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2021级自动化工程学院本科生 王雯芊

        这次智能避障车课程让我们收获很多,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组内部分同学具有循迹小车相关设计经验,就由他们担任领导角色。在不断精进的过程中,我们的相关知识也逐渐从无到有,对任务的设计也开始从笨拙到娴熟,结课时,每个人都基本具备了独立设计的能力,受益匪浅。

  2021级自动化工程学院本科生 左为

        通过这次课程,我们小组学会了在不断试错中找到成功的路径。从刚开始的时候小车总是无法准确循迹到后来的顺利运行,再到最后的速度提升,团队成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正是在各种问题的排查中,我们对避障小车的基本原理逐渐有了更深的理解。


电子科大历来重视

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积极推动新工科“成电方案”的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努力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助理编辑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