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查询
招生章程
招生政策
云游成电
05-06
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全面解读!
我校对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实行本研衔接培养,并建立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机制。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学科领域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
05-06
直播预告 | 直通高招——强基计划专场宣讲来啦!
圆梦成电,强基启航2025年“强基计划·专场宣讲”来啦! 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赵鑫老师物理学院副院长杨宏春老师将在线上为大家深度解析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报考流程及选拔标准
04-25
来了!一文读懂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
划重点来啦!什么是强基计划🧐 ✅哪些考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我校强基计划报名方式和流程是什么? ✅培养特色有哪些? ✅我校强基计划的咨询方式是有哪些......
04-18
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2025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
强基计划 保送生 高校专项 港澳台侨
“珠峰班”学生在机器学习顶级会议ICML 2025发表多篇论文
2025-05-10
近日,2025国际机器学习大会(ICML,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官方公布论文收录结果,计算机(网安)学院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本科生撰写的3篇论文被此次会议接收。
陈俊松/吴睿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报道一种提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嵌入型多孔PtCoV纳米合金催化剂
2025-05-10
近日,材料与能源学院陈俊松/吴睿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Unlocking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rformance with Porous PtCoV Alloy Catalysts”的研究性论文,报道了一种嵌在碳纳米纤维多孔结构中的PtCoV多孔合金催化剂(PtCoV-EPNF)。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为唯一通讯单位,博士研究生赵磊为论文第一作者,材料与能源学院陈俊松教授、吴睿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经管学院李睿副教授在《管理科学学报》发表研究成果
2025-04-21
近日,经济与管理学院李睿副教授与合作者在《管理科学学报》发表论文《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实证分析》。该论文由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李睿副教授、张露平博士生,常州大学吴敬琏经济学院王欢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和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周铭山教授合作撰写。李睿副教授为第一作者,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
机电学院曹迪副教授获2024年度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年度最佳论文奖
2025-04-14
近日,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电力与能源协会(IEEE Power & Energy Society, PES)旗舰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 (TSG) 完成了2024年度优秀论文名单评选工作。机电学院曹迪副教授(第一作者)、胡维昊教授(通讯作者)、黄琦教授和美国康涅迪格大学Junbo Zhao教授、丹麦奥尔堡大学Zhe Chen教授合作发表的论文“Physics-informed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enabled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Robust Distribution System Voltage Control”从近三年发表的一千余篇论文中脱颖而出,荣获2024年度优秀论文。
光电学院刘富才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滑移铁电重要成果
2025-04-14
近日,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富才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以“Observa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two-dimensional topological polar texture confined in moiré interface”为题,发表了滑移铁电体系拓扑极性结构调控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压电响应力显微镜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直接观察了转角氮化硼系统中原子级厚度的拓扑极化结构,并利用滑动开关机制和原子级厚度的优势,展示了对这些拓扑极化畴的非易失性操控能力。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潘二、李泽芬和杨帆为共同第一作者,刘富才教授、刘庆副教授以及南方科技大学林君浩教授、复旦大学李文武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计算机(网安)学院师生团队荣获The Web Conference 2025 AI智能体比赛金牌
2025-04-09
近日,在2025年国际万维网大会(The Web Conference)主办的首届AI智能体比赛 AgentSociety Challenge 中,由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安)学院邹杰教授指导的硕士生敖笑、韩淑熙、李烨铭、马鹤立、张鹏飞组建的“baseline666”团队,凭借出色的检索增强与多智能体推荐系统设计,在推荐赛道中荣获金牌。
生命学院廖伟陈华富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抑郁症脑影像研究成果
2025-04-09
近日,生命科学与技术脑成像与模式识别团队在综合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on a neuromorphic continuum”的抑郁症脑影像研究成果。电子科技大学李娇副教授和西南大学龙治良副教授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廖伟教授为通讯作者,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单位。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央高校项目支持。
祝贺!我电73位学者入选202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2025-04-05
近日,爱思唯尔 (Elsevier) 重磅发布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榜单电子科技大学入选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共73位
集成电路学院模拟与混合信号电路研究组在ISSCC 2025会议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2025-03-10
2月16日-20日,第72届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在美国旧金山召开,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模拟与混合信号电路研究组在该会议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研究内容涉及模数转换器(ADC)和时钟参考源芯片。
我校助力“深地塔科1井”的全球首次万米地层深度智能预测
2025-03-10
近日,我校参与的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深地探测技术迈入国际领先行列。作为全球首口成功验证万米级超深层油气存在的科学探索井,“深地塔科1井”于2月20正式宣布在地下10910米胜利完钻,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直深度井,在全球首次成功获取万米以深地层的地质测量数据。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多家权威媒体第一时间作了报道。
了解更多
我们习惯了仰望远方,习惯了快步向前 却很少低头留意, 那石缝生长的绿意,和雨后未干的微光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总最先落在脚边 它们不说话,只把时间走成了风景 这次,让我们从脚下开始 去看看校园中不曾留意...
查看更多
西湖畔 “我们的青春 我们的成电”青春歌会精彩上演
“花”样翻新!一起遇见成电的春日!
“植”此新绿 共赴成电春之盛宴
在成电校园 收集春天的味道
成电版「我的世界」٩Ꙭو
成电版「我的世界」٩Ꙭو
2025-05-13 19:49:54
当[我的世界],碰撞成电:解锁像素校园
成绩揭晓!又获奖🤩
成绩揭晓!又获奖🤩
2025-05-10 15:54:11
近日2025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MCM/ICM)成绩揭晓我校3支队伍获得最高奖Outstanding Winner奖获最高奖数并列国内外参赛高校第一其中2支队伍分别获得E和F题的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学术奖COMAP Scholarship Award奖获该奖数量位列参赛高校第一
川观新闻:从AI赋能到通识教育,看AI重塑高校本科教学
川观新闻:从AI赋能到通识教育,看AI重塑高校本科教学
2025-05-06 14:51:26
在高校的课堂上,当AI可以帮助学生自学,老师存在的意义何在?去年底,电子科技大学公布了首批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本科教学教改项目立项名单,103个人工智能赋能项目获立项。而在此之前,该校还出台《电子科技大学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大力推进探索实践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全面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行动计划。如今,半年过去,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电子科技大学的课程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专程来到电子科技大学,近距离了解AI如何重塑高校本科教学。
AI赋能!格桑花藏地语料库建设启动!
AI赋能!格桑花藏地语料库建设启动!
2025-05-06 14:53:11
4月22日,格桑花藏地语料库建设在“2025天府融媒大讲堂——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之技术赋能”活动上正式启动。该语料库由天府融媒(四川)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全媒信息传播研究院共同发起,尼玛扎西院士工作站(电子科技大学)、藏地阳光全媒体中心、甘孜州传媒中心、四川日报全媒体技术中心等多家机构共同建设。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1 版权所有 蜀ICP备 05006379 号     I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280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