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崔春华教授团队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Bulk water redox chemistry enables radical-mediated C–C coupling in CO2 electroreduc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体相水氧化还原化学在界面电催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突破电催化界面限制。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博士后李磊为论文第一作者,崔春华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作为电子科技大学以第一单位在《自然·化学》发表的首篇论文,该成果标志着学校在能源催化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智慧网络及应用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通信领域顶级期刊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and Tutorial(IEEE COMST)上发表了题为《Wireless Blockchain Meets 6G: The Future Trustworthy and Ubiquitous Connectivity》的长文教程。该期刊影响因子为46.7,在IEEE旗下排名第一。
近日,物理学院特聘研究员王志伟与瑞典隆德大学教授Roman Pasechnik,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后研究员Pierluca Carenza,在物理顶尖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了文章“Composite Heavy Axionlike Dark Matter”。我校王志伟研究员为文章的唯一通讯作者,作者署名按国际高能物理领域惯例以姓名拼音顺序排列,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是通讯作者唯一单位。
近日,计算机(网安)学院“下一代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段翰聪团队在基础数学库特征值分解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重要学术会议SC'25(Supercomputing)(CCF-A类)以长文形式发表了题为“Rethinking Back Transformation in 2-stage Eigenvalue Decomposition on Heterogeneous Architectures”(重新思考异构架构上的二阶段矩阵特征值分解的反向回代)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