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艺术家带领学子领略音乐书法摄影之美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3-23 07:00:00

月20日,国家一级指挥、武警文工团团长郑健,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硬笔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著名书法家张铜彦教授,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著名摄影人梁达明走进清水河校区活动中心,分别为成电学子带来声乐训练指导,书法及摄影讲座,带领大家领略音乐、书法和光影艺术的魅力。

郑健:合唱体现艺术气韵之美

点击浏览下一页

  郑健走进我校学生合唱团的同学们中间,指导合唱团的训练。郑健说,除了介绍艺术思想,自己更希望通过实践带给同学们有意义的收获。在合唱团表演了歌曲《峡》后,郑健充分肯定了大家的表演,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指导了合唱团同学们的表演。《峡》是一首用四川方言写的作品,不同于一般的音乐作品,为了表现巴蜀的地方特色,它全部由拼音标注,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四川方言自身的语言美。

点击浏览下一页

  郑健从自己多年训练合唱团的经验出发,认为指导应该因人而异。他先让男低音部分单独表演自己的章节,并称赞他们的表演很好地体现了这部作品的灵魂。随后,他分别指导了男中音、男高音和女声部分,指出他们的协和度、声度和时间间隔把握得很不错,但还需要他们再现山里男子强健的男子气概和女声轻柔细腻的韵味。他以《论语》中“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为喻,认为男声部分应当如山般雄浑凝重,女声部分应当如水般灵动活泼。

  郑健说,合唱不仅仅是能够整齐划一,更重要的是把艺术的气韵之美体现出来。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歌唱者不能被自己的视野所局限,而要超越自我,体验到艺术本身的美感。

张铜彦:写好中国汉字,弘扬中国国粹

点击浏览下一页

  讲座前,张铜彦现场捐赠了自己的书法作品。他说,书法艺术作为中国国粹,不仅对国家和社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也能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大力弘扬书法这一国粹,作为当代大学生,更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带头写好中国字、弘扬中国国粹。

  张铜彦表示,中国的书法艺术不仅自成体系,而且与篆刻、音乐、美术、舞蹈、建筑、汉字等有着密切联系。“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离不开印章,书法家必须要懂得篆刻,从刀法之中感悟并汲取营养;要有好的章法和墨法,这就要从美术构图和画家用墨中学习借鉴;要有节奏韵律,行笔须有快有慢,这就要从音乐舞蹈中去观与悟;要端正大方、讲究对称,这就要从建筑中汲取营养。”

点击浏览下一页

  接下来,张铜彦深入讲解了书法创作中应处理好“写字和书法”“选体和选帖”“读帖和临帖”“内容和场合”“继承和创新”“高雅和通俗”等十五对关系。例如,写字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写汉字,而书法融入了情感与技艺,从写字到书法是一个质变的过程。谈到选体和选帖的关系,张铜彦指出,一个人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而应该先广泛博取,最后根据个人擅长及爱好有所挑选,他自己最终只保留了隶书和颜体行楷,而“舍弃”了篆书和章草,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舍弃,而是将其融合进自己的书法艺术。“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歌唱,很多歌手,例如屠洪刚,他们都是从唱京剧出身的,后期却转型演唱通俗类歌曲,因此他们的歌才更有味道,更受群众喜欢。”

  至于继承和创新,他认为,书法艺术也讲究先继承传统后推陈出新,融会贯通,否则书法艺术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张铜彦提出,书法艺术说到底是供人民欣赏的,因此就一定要处理好高雅和通俗的关系。要真正做到雅俗共赏,首先在视觉上要好看,其次要真正有内涵。例如王羲之的字,便能做到让不懂书法的人欣赏到其字体的优美,更让高雅之人领悟到意境之深。

点击浏览下一页

  在场部分同学和老师拿出了自己的作品请张铜彦批评指正,给出修改建议。他逐字逐句分析,分享自己多年来的所思所感,并且一笔一划地教大家如何把握好下笔的力度、全篇的布局。“你看这个天朗气清的‘清’字,下笔的时候一定要提前想好整体布局,让左边这个‘三点水’偏旁不会显得过小,而要整体均衡。握笔的时候手一定要稳,心无杂念,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其中,如此这般才能写出好字。”

  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邓长江表示,自己是书法的“铁杆迷”,张教授在书法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理论知识和实践经历都非常丰富。书法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单单是写字,更能提高人们的综合修养和学识素养,尤其是文学造诣。在电子科大这样一个理工科氛围浓厚的院校,以书法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起到一定作用。来自格拉斯哥学院的郭晓瞳同学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书法爱好者,她认为,写字和所有艺术都会融会贯通,每一个汉字背后都隐藏着文化和意蕴,与其说多学习写字,不如说是学习一方文化,学习一种背景,学习一种终身受用的学习习惯。

梁达明:用光与影阐释大千世界

点击浏览下一页

  梁达明在讲座中向我校学子传授摄影技巧、经验,分享摄影乐趣,带领大家在光与影的世界中尽情畅游,阐释自己对人生和摄影的理解。

  在摄影圈里,梁达明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从1981年起从事摄影,共发表作品数千幅,文字稿数十篇,曾获中国摄影界最高奖——金像奖,也是中国首届“十大青年摄影家”和首届“人像摄影十杰”之一。

  讲座中,梁达明主要从摄影技巧和对审美观念的培养两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沟通。摄影技巧有千千万万,但终究离不开对光与影的把握和对整个照片结构的布局。梁达明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照相实际是照人”这一观点,也就是“漂亮的人谁拍都漂亮,关键是把不漂亮的人拍漂亮”,在这个目标下,我们拍照就要“发现优点,掩盖缺点”。因此,就有了一系列摄影的技巧与注意事项,一方面有对摄影师的要求,如注意对眼睛的刻画,因为“眼神是人物状态的体现”、“将胖的人拍侧一点显瘦,将瘦人拍正一点”等;另一方面也有对被摄影人的要求,比如要摆成合适的姿势,因为人像摄影不同于普通的拍照,一张满意的照片是可以流传下去的。

点击浏览下一页

  梁达明十分重视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他反复强调“审美是需要培养的”,“摄影是形象的,是给别人看的,自己觉得美没用,要别人也觉得美才行”。他认为,审美对摄影非常重要,即使同学们忙于学习,学会、善于审美也是对大家有益的。其间,梁达明向同学们展示了他的许多摄影作品,既有供同学们欣赏的获奖作品,也有不那么满意的照片供大家吸取经验教训。

  讲座最后,梁达明带来了自己“走遍全中国”的摄影作品,一张张光与影和谐辉映、人与景自然相融的照片令在座师生似乎身临其境地游历了全国美景,同学们纷纷表示,“参加这场讲座不但能学到我们热爱的摄影知识,还能通过美图遍历全国美景,收获很多。”


Copyright © 2021 版权所有 蜀ICP备 05006379 号     I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280 号